《性格人生》性格的概念 免费试读
在日常生活中,有的人很勤奋,学习工作非常努力;有的人在学习和工作中懒散、马虎、不负责任;有的人谦虚谨慎,有的人狂妄自大;有的人热情助人,有的人冷漠自私。这些不同的心理特征就是性格差异。
什么是性格?在英语中,“性格”一词来源于希腊语,意思是特性、特征、标志和标记。在现实生活中,它不仅用来标记事物的特性,还用来标记人物的特性。
一般中国心理学家对人格的定义是:表现在人们对现实的态度及其适应和习惯性行为中的个体心理特征。理解人格的定义要注意以下三点。
首先,人格是人们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的概括和定型的结果。人对现实的态度是对社会、对集体、对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和评价,是一个人世界观和人生观的集中体现。生活在社会中,人不可能对各种相关的事物没有一定的看法,没有一定的选择,没有一定的行为。这个过程就是个性的表现。比如《孔融李让》就体现了谦逊利他的特点;《等兔子》反映了一个人又懒又笨的性格特征。可见,人格的态度系统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人对现实的态度总是有意识地渗透到人的生活和行为中。对社会、对工作、对他人持积极态度的人,在生活中总是热情、坦诚、勤奋。而对现实持消极态度的人,往往小气、斤斤计较、不负责任、独断专行。人对现实的态度和相应的行为共同形成了人的性格。
必须指出的是,行为风格与人格特征的对应关系不是线性的,而是非线性的。两者之间有以下并发症:(1)在不同的人身上,同一种人格特质可以有不同的行为。比如两人都有热爱集体的人格特质。其中一个默默无闻的为集体做好事赢得了大家的称赞,另一个因为能歌善舞为集体赢得了荣誉。(2)在不同的人身上,不同的人格特征可以有相同的行为;(3)在同一个人身上,同样的人格特征在不同的时间、地点、条件下可以表现为不同的方式。所以,一定要看到行为和性格之间的这种复杂关系,否则,我们很容易被一个人的表面现象所蒙蔽。
其次,性格是指一个人独特而稳定的人格心理。性格上有很大的个体差异。每个人对事物的看法都是自成一体的,行为也是独一无二的,这是每个人的生活状态和教育条件不同造成的。人格是相对稳定的,因为它是人们对事物的态度和行为的概括和定型的结果。在某些情况下,那种临时性、情境性、偶然性的表现并不能构成一个人的性格。比如一个人在偶然的场合表现出胆小的行为,就不能认为这个人有胆小的性格特征。也就是说,性格一定是那些经常出现的、习惯性的、本质上最能代表一个人性格特征的态度和行为特征。所以,了解一个人的性格,就可以预测他在某种情境下会表现出什么样的态度和行为。在“空城计”中,诸葛亮已经掌握了司马懿多疑、优柔寡断的性格,所以敢于在空城设置疑兵等援军,最后取得了胜利。
一个人性格的稳定不是绝对的,一个人性格的一面是可塑的。一个人性格的改变,除了重大事件的影响,通常要经历很长一段时间的环境影响和主观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