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最根红苗正》第十五章儿臣请设锦衣卫 免费试读
“黄野,回家吧!”
而王子行进了半个小时,也不见影子。黄野当时还站在洪武门,然后爬上洪武门的城楼去看。毛祥忍不住劝道,心想黄野真是无语了。
朱元璋手里捏着城墙,叹道:“标儿刚随军出征的时候,我有些不安。虽然徐达和常遇春都是谨小慎微,全面的人,但是军队里闲人不算太多,有二十万人。你能说没有别有用心的人吗?”有些话不能对我的臣下说,但他在心里补充了一句:别忘了,这二十万大军中,有一部分是从张士诚、陈友谅那里收编的!不是我们朱元璋多疑,只是...不能允许有任何意外!
毛翔的沉默,黄野的担心不无道理。诚然,这20万大军中,有23/10本来就是从张士诚、陈友谅的败军中聚集过来的。虽然重组被打乱,不可能是大规模串联兵变,但几十次行动还是小规模行动。
张士诚没事,但陈友谅才是黄野最大的敌人。他狡猾如狐,凶狠如虎,更有甚者,登基为帝建立大汉政权,可见手段之高明。
鄱阳湖水战之初,黄野只是险胜,甚至险些丧命于陈友谅之手。
现在,距离陈友谅去世只有五年时间。不太可能他以前的师傅都去世了。恐怕有些人还是会私下祭奠他们的大汉皇帝。
“黄师父,我要把这些人一个个挖出来,免得后患无穷!”
朱元璋摇头:“蠢!世界之初,人心不稳。如果我们在这个时候检查,人们会恐慌!另外,我相信即使有出轨行为的人也只是极小的一部分。如何在20万人中区分清楚?没必要动员大众!”
他皱着眉头,想了一会儿,然后说:“这样吧,毛祥,你可以从拱卫部挑选一些得力的人,跟上军队,跟在太子身边!”
讲到这里,他犹豫了一下,说:“另外,他给徐达发了一个密函,要他在北伐首都的时候,调动三十三、三十六、四十、四十一卫队攻城!”
而陈友谅、张士诚的阵亡将士就在四大护卫之中。
大家都知道,攻城战伤亡最大,有时候在进攻那些重镇的时候伤亡率甚至会超过一半。
不是我朱元璋残忍,而是国家初定,人民要的是安居乐业的生活,不能让你掀起黑潮重启纷争。
谁该死谁该活,让上帝来决定吧!
毛祥弯腰领旨。
“走吧,回去。标儿走的时候给了我们一个存折。我想知道孩子在存折里说了什么!”
朱元璋转身甩甩袖子,迅速走下城楼,在金库部的护送下,向着内城进发。
回到清宫,朱元璋斜靠在东暖阁的床上,打开朱彪临行前递来的奏章,仰头看去。
“我会告诉我的父亲:新的王朝已经建立,一个新的荣誉和贵族阶级已经开始形成,腐败和滥用法律必然会增加。我要请你设立一个督察办公室,监督官员,纠察不法行为,并建议治理。”
下文还详细解释了监察局的职能和工作分工,以及监察局和审查机构之间的区别。与审查机构相比,监察机构无疑更具权威性。
最后机智地提到:“我推荐刘基为左都御史。”
“嗯,刘伯温为人正直,他也不是背景最集中的淮西人。这个人选也合适!”
朱元璋然后,低头一看,发现儿子还提了两个建议:一个是建议皇帝的父亲和父亲改革金库部,改名为锦衣卫,扩大组织规模。除了守卫皇帝的安全,职能还包括作为皇帝的耳目刺探官员和民众,刺探敌方情报。
朱元璋挑了挑眉,改革了拱卫部。其实他早就有一些想法,只是没有成型。他不想让儿子走在他前面,想得很周到。
朱元璋嘴角忍不住笑了。他以为太子的性格会反对这个间谍规则,没想到会主动提出来。
“没错。在皇帝最怕被官员欺骗,与百姓脱节,高高在上,被云雾笼罩,不知道自己的江山社稷的时候,表儿能主动设立耳目的机构,足以证明他真正长大后,会站在储君的角度考虑问题!”
至于第三个建议,朱标建议国家制定一些措施,吸引全国各地的富商到北京定居,以增加北京的商业繁荣。
“表儿,这真是我们朱家的一匹快马!祖先保佑!”
朱元璋迫不及待的把李善长叫到宫里商量。
此时的朱彪骑在马上,因为之前很少骑马,所以技术不到位。他只跟着大军走了十几里,就感觉大腿内侧火辣辣的,百分之八十的皮肤都磨破了。为了让马鞍少接触大腿,他只能尽量站起来,但是真的很累。
常遇春看到朱彪奇怪的姿势,哈哈大笑,把缰绳摇到朱彪身边,笑着问:“太子你看,带兵打仗不容易啊!”
朱彪闷着头不说话,娘的,被嘲笑了!
他报复心很强,但他的心一转,他笑了:“我听说常家里有一个女孩。不知骑行如何?”
常遇春自豪地说:“我家有三子一女,都会骑马,连女儿的骑术也是出神入化。说难听点,她比太子爷强多了!”
朱彪笑得更开心了:“骑术高超!骑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