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表哥别跑,这个皇位给你坐》第22章 以外戚之身参加科举 免费试读
朱佑樘下了命令,事实证明张伯阳的推荐是没有问题的。
接到的旨意后,祁门县令立即邀请王吉外出。
王绩自然知道俞眠,于是连夜赶到南京,帮助俞眠稳定病情。
与此同时,朱佑樘召集天下名医进入北直隶,为北直隶百姓治病,也得到了许多学者的称赞。
事实对此完全没有意见。毕竟,朱佑樘使用他自己的内努。
在张伯阳的帮助下,事情开始发生,改变自己原来的轨迹。
相对于世间与朝廷之间复杂密集的事务,张伯阳还是专心致志的读圣贤。
春天去秋来,很快就过了十月,来到十一月。
11月,北疆开始飘雪,地上积起厚厚的积雪。
这一幕如果放在后世,恐怕早就被各路媒体反复报道了。
但对于小冰期的世界各国来说,10月下雪都是正常的,更别说11月了。
一个月过去了,是张伯阳来到大明的第四个月。
在四个月的时间里,他读完了“古今经典馆”里所有关于棋艺、书画、诗词歌赋、医史、道经的书籍。
四书五经、山川、方志背得滚瓜烂熟,让北直隶翰林院的学生们都俯首称臣。
对于张伯阳,翰林学生和国子监的学生,都有明确的认识。
就是只要张伯阳在“五言八韵诗”上不出问题,明年省考之后的份额就是张伯阳了!
甚至有同学在说张伯阳很有可能成为大明第三个三元人。
另外,张伯阳的籍贯是河间人。若属实,将成为明朝以来第一个位居第三的北方状元。
张伯阳的名声是由翰林和国子监的学生慢慢传开的。
许多人去寿宁侯府谒见,张合领笑得合不拢嘴。
但张合领也很郁闷,因为他的儿子除了换衣服回家,其他时间都住在古今经典图书馆的院子里。
虽然张伯阳事业有成,但张合领总觉得自己和儿子的关系越来越疏远。
所以他不在乎自己的庄园,每天让人做饭,带到帝都给张伯阳。
一个多月后,父子关系越来越好。
尤其是当张合领看到朱厚照跟在张伯阳后面时,他更高兴了。
然而,与北方学生和张合领相比,张伯阳每天拯救我的身体三次。
他总是在晚上背诵白天背的书,这让大汉将领们都很佩服他。
然而人怕出名猪怕壮。张伯阳这么出名让公务员有点不安。
一些五级以下的公务员需要查典籍的时候,总是需要来古今典籍库,所以知道张伯阳的恐怖。
可惜的是,曾经的明朝,一半的文官都是江南一带的官员。
原来江南的文人已经占据了近30年的状元位置。
前年,粤伦许文抢了这个冠军,即使他还是一个南方学生。
但是张伯阳不仅是外戚,还是北方人。
这种身份背景让这群南方官员多少有些戒心。
如果张伯阳真的成为状元,几十年后,肯定能提拔一大帮北方官员。
对于早早掌控朝廷的南方官员来说,这种局面实在难以接受。
所以有人一直在朱佑樘耳朵里煽风点火,说张伯阳最好不要参加省考。
南方公务员的想法很简单,就是让张伯阳直接去五军,没有实权,按照举家之道。
这家伙,最好远离球场,以免闹翻,不好看。
然而,朱佑樘含蓄地拒绝了。
张伯阳知道这个消息也是因为朱厚照当时在文华厅,不然还蒙在鼓里。
“兄弟,如果你问我,他们只是害怕!如果他们有能力,他们会从南方找一个像你这样的人才!”
四合院里,朱厚照伸手在铜炉前取暖,脸上带着张伯阳的不满。
刘瑾和一群太监站在他身后,低着头盯着鼻子。他们不敢打断这个话题。
对于朱厚照的话,张伯阳起初听到后皱起了眉头。
他来弘治四个月了,大概了解情况。
说白了,这一时期以南方外戚和南方官员的军民矛盾为主。
所以,虽然文官内部存在一些问题,但毕竟南方文官从正统年间开始就一直稳坐科举前列。
七十年,江北出了两个状元,其他都是南方人。
所以,虽然北方人在文化管理部门的比例看似和南方人一样,但仔细观察,北方官员大多是五品以下的官职。
即使是五级以上的官员,北方人也也属于没有实权的官职。
在六部和内阁中,虽然兵部尚书马文升和华盖殿大学士刘坚都是河南人。
但他们都认为自己是中原人,而不是自称北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