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汉》第三章 清查军屯田 免费试读
因为这几年占用的军事荒地太多,李朝年花了两天两夜才把政府里的5个会计做了一个轮班盘点。
到时候薛仲来到海南卫的第三天,李朝年终于拿到了卫指挥所和千户人家准确的土地证账目。看着手里的账本,李朝年也顾不上在家吃饭了,急忙把人叫到了指挥部办公室,中午前在指挥部办公室门口等着。这是从前的事,不可能。
“老爷,李朝年先生和李先生在屋外求见。你怎么看?”
一大早,书房外传来雪芳的声音,薛仲这才发现,已经到了吃饭的时间。
在我来到海南岛的这两天里,我的主人一直和那些工匠呆在一起,和他们一起吃饭,这在以前是从来没有过的。
“请先替我招待李同智,我马上就到。”
虽然听说了李朝年的来访,薛仲也不准备停止与工匠们的对话,只是让薛管家好好接待,让李朝年在大堂等一会儿。
说完这话,薛仲转过头,和前面的铁匠聊了起来。“李师傅,我想知道如果使用高炉和焦炭,是否可以增加铁材料的产量?”
没错。薛仲在去海南的船上和工匠们交流了制造高炉的可能性和制造焦炭的大概方法。这个时候明朝虽然有一些简易的高炉,但是薛仲毕竟是后世过来的,知道未来钢铁的产量可以代表一个国家的地位。
中国的钢产量在唐代达到5000吨,在宋代甚至达到75000吨甚至15万吨,在明代翻了一番。整个欧洲比明朝少,但是清朝以后,钢产量实际上明显下降,不到明朝的三分之一。最后买不到国外炼铁设备,让人哭笑不得。
“按照大人说的方法,如果铁矿石供应及时,每天可以生产几千公斤钢。然而,由于时间太短,合适的人还没有确认它是否可行。请给合适的人一些时间。”
听到薛仲的询问,铁匠李犹豫了一会儿才说,毕竟还没开始练,要等焦炭生产成功,高炉确认可行了再说。
而且薛仲也知道如果高炉容易得到,明末苏刚的价格也不会那么高,于是话题就转到工匠阵营的规模上。
“李师傅,你能说说工匠营里的各种工匠吗?”
“大人,工匠营有一千二百多人。据以前的村民统计,这里有280个泥瓦匠,210个木匠,521个铁匠。其他能工巧匠200多人,能做米露器、鸟器、三眼铳器的铁匠200多人,能做虎蹲枪、仿弗兰的50多人。昨天权人特意去了指挥室旁边的铁匠铺。大约有100个铁匠隶属于指挥室。有的只需要教一个多月就能参与制枪,后续的工匠还要等几天才能到。不过,要开炉造兵器,得先采购木炭和矿石,而且现在指挥所的铁匠铺太小,可能要另选地方了。”
听了李铁匠的汇报,薛仲也知道目前的问题,但是他来这里之前就思考过了。铁匠铺的操作场地太小,如果要做的话,就要一个和军工厂一样工艺的新址,军工厂必须建一个小武堡。
薛仲之后,很多秘密都是在戒严直属的五宝进行的。这个五宝,找到石碌铁矿后,直接建在附近。等铁料差不多了,水泥也做了,直接拉一条水泥路过去。
我对铁矿石薛仲非常感兴趣。昨天早上薛仲,派了十几个人去彰化找石碌铁矿。石碌铁矿对于薛仲的计划非常重要,光是地表铜矿就足够薛仲做很多事情了。
想到这里薛仲,我感到有些焦虑。/[k0/]用手指敲了敲扶手,对李铁匠说:“新铁匠铺的规划我已经有了。请麻烦李师傅这几天先去指挥室的铁匠铺测试一下新的高炉和焦炭。这两件事做好了,参与研究的高手每人50两。李师傅,请你赏120两!”
“是的,我回去后会加紧处理这件事。既然没什么事,合适的人就免了。”
看着李铁匠远去的身影,薛仲忍不住按了按额头两侧的太阳穴。这只是开始。希望越来越顺利,不然我估计得知道头疼欲裂的曹操是什么感觉了。
话说李朝年在大堂这边喝了一会茶,看到薛仲从远处走来,继续归降,他急忙上前直接施礼,并把身后的田琦交给薛仲。
“薛司令,这是下官和家家户户多年来由魏守着的田地,加上指挥所里的田地有211300亩田地和23000亩坡地”
说到这里,李超年拿出另一本账本,道:“这是海南卫的账本。目前账户内有白银875两,铜钱34542两。库房中有刀737把,矛1200支,布甲420件,纸甲521件,鸳鸯衫1000件,铁100斤,精米300石,糙米2300石,羊30只,头200头。
一口气报完这样的数据,李超年深吸了一口气,然后谈到薛仲最关心的事情,人口!
汇报前,李朝年先看了薛仲的脸,发现没什么异常后继续。
“海南12121户,共72726人,其中有5600人是士卒,但基本上是白给的。他们通常为成千上万的家庭工作,但如果发生战争,他们仍然可以聚在一起。”
说完研究所里的所有情况,李朝年先是抹了把汗,然后把手里的书交给薛仲,然后等薛仲说话。
收到账本后,薛仲也没有生气。这个结局他心里早就猜到了,但是谷里有两千多颗石子,给了他一点惊喜。2000石粮食,加上蔬菜和肉类,足够海南5600人吃两个月。其他时候都是在琼州和广州府买买买,一直到第一季粮食成熟都没有问题。
“不知道往年一亩能收获多少粮食?”
看到有足够的食物吃,薛仲并没有担心接下来的组织训练。他深吸了一口气,叫李朝年坐下,然后问起往年一亩地的干草。
看到薛仲真的没有生气,李朝年也就放心了,然后就一一回答了薛仲的问题。
“大人!海南亩的粮食基本上一年三熟,四季都有蔬菜。一亩地一季基本可以用一石半左右的粮食,一年三次,一亩地一年基本可以用近五石的粮食。过去除了李玮的部分粮食外,基本上都销往江南等地。”
“嗯……”
听完李朝年对琼州农田产量的讲解,然后薛仲若有所思地问了其他问题,李朝年也一一作答。
当悬挂的太阳渐渐西沉,大宅里的李朝年觉得差不多了,却还没走。薛仲已经提出让他一起吃饭,这可让李超年很开心。在他看来,他能一起吃饭,说明薛仲估计已经接受他了。
两人吃完后,薛仲起身亲自送李朝年回家,并在车厢里说了自己的来意。
“李同智,请你给我的几千个家庭下命令,就说在十五天之后,他们会把他们所有的家庭带到营地,我会派一百个家庭和你的使者一起去。我要的是年轻力壮,不要有一些我不想看到的场景。这一次,这些家庭的食物将由指挥所运送,因此他们不需要自带食物。"
“是的,大人!”
我听到薛仲说的就是这么一件小事。李朝年很自然的回应道。这几年,海南卫除了船只需要环岛巡逻外,无事可做。毕竟只要有足够的粮食,谁也不想落草,所以海南魏除了早些年的海口入侵,其他时候简直就是太平之地。
而且,郑之龙打败刘香接受招安后,琼州连海口都没有了。李朝年猜想薛仲是想让下面的军属认识他,他一时也没多想,但如果知道薛仲不仅要让士卒认识自己,还要训练,他不知道自己的表情会是什么样。
送走李超年后,时间还早。薛仲刚开铁匠铺。他想看看高炉、焦炭、水泥进展如何。
与门口的冷清相比,铁匠铺里却是热火朝天。李铁匠作为执事,中午回来后拉了十几个老师傅一起头脑风暴。
薛仲刚走进铁匠铺的时候,正好他们刚刚讨论完,结果是新的高炉确实可行,但是现在要等焦炭出来了才能实验高炉。
至于可乐,李铁匠打算明天再试一次。听到他们讨论的结果,薛仲也没有打扰他们。他直接去了铁匠铺后面的工匠营,找到了泥瓦师傅何大询问水泥的进度,何师傅还展示了薛仲今天刚加工好的水泥。其外观与水泥无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