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的系统人尽皆知》第十一章 招兵处线索中断?初见三小! 免费试读
回到多巴村,在所有找到牛德栓的人告诉他们这次拓荒之旅的结果后,牛德栓也同意了布劳斯的说法,然后他们开始等待机会。
――――――
五天时间,说快不慢,说慢不慢。大家一大早就进森林和多巴村的村民打猎,晚上在日常生活中度过。虽然是平时,但这段时间并不是无聊的消遣。
在这五天里,普通人也是这样度过的,是和布劳斯父女的日常狩猎。
自从我确认了这个异世界就是漫画《进攻的巨人》的世界后,平凡就仔细回忆了整部漫画的剧情、主要人物以及一些必要的情节。不过,毕竟是我看的差不多十年前的漫画,里面讲的大部分内容已经消失在我的记忆里了,所以《平凡》除了大致的剧情和部分人物外,并没有回忆起其他值得一提的东西。
但是,这也不妨碍普通人有意无意地亲近巨人世界里的主要人物。
Sasha Braus是少数几个清楚记得金菊漫画的普通人。对于这个如此热爱美食,以至于一看到就全身赤裸,毫无反抗之力的女孩,在她平凡的心里,有一种对她的爱。
这是一种欣赏。在平凡的印象中,她除了对食物不同寻常的热爱和野兽般的本能,没有任何闪光点。然而,当她真正出现在自己面前时,仅仅相处了五天,萨沙·布劳斯就用行动让普通人发现了她的优点。
这是一个很善良的人,尊重规矩(食物除外),待人接物很有礼貌,总是讲敬语。虽然一般人从她的行为可以看出,这其实是一个非常害怕一切陌生事物的女孩,但她仍然是一个有勇气,天性坚强的女孩。
虽然在一起的时间很短,而且语言有障碍,但普通人还是和女生莎莎建立了友谊。
红色的天空,时间来到了傍晚,看着太阳的阳光渐渐被黑暗所取代,平凡脑海中回想起一天前的场景。
在等待机会接触训练军团的时候,第四天,其实就是位面之门一周冷却时间完成的日子,意味着普通人和其他人有机会随时回到自己的世界,相当于拥有了一张进入巨人世界的最佳撤退路线的王牌。
然而,当普普通通告诉牛德栓七天已经到了,可以打开自己世界的大门的好消息时,他们并没有选择立刻离开。
“这真是好消息。我们多了一条安全回家的路。”回想当时,二排长高建说:“但现在我们还没有找到参谋任浩,这意味着我们的任务还没有完成。不抛弃任何一个同胞、战友,是我们的原则。救援任务完成,我们就该回到自己的世界了。”
对于高建的阐述,这是总共58名特种兵的心里话。他们个人的荣誉准则,国家赋予的使命感甚至军队的规章制度都不允许他们做出放弃任务的选择。这在他们眼里是非常严重和可鄙的懦弱行为,军人从来不是懦夫选出来的!
更何况他们是国之利剑的特种兵,他们的骄傲和情绪不允许他们做出这样的选择。
对于特种兵的选择,我没有什么看法,也没有什么意外。作为一个对军队一直有很强好感和一点了解的人,我也选择了支持他们的选择。
就这样,打开飞机大门回到现实世界的事情暂时被遗忘了。所有来到另一个世界的人的首要目标是找到任浩的员工并营救他们,然后就是回家的时候了。
――――――
五天很快就过去了。这是我来到另一个世界的第九天。也是正式训练军团进入巨人世界招生的日子。这一天也是普通士兵和特种士兵去联系训练团人员搜索任浩的工作人员信息的日子,所以每个人都起得很早。
训练军团的新兵位于鲁斯之墙以南的trost区,这里是鲁斯之墙的四翁市区之一,居住着大量的鲁斯之墙原住民。
这次去特罗斯特的人还有负责带路的布劳斯,他的女儿萨沙,还有平凡和牛德栓。因为只有负责联络调查训练团招生的人知道参谋任浩的消息,所以他们仍然乔装打扮。
因为多巴村属于鲁斯之墙以南,离南边翁城的特罗斯特区不远。在布劳斯的带领下,没多久就通过鲁斯之墙的关口进入了特罗斯特区。
看着人来人往的景象,中世纪中西国家的世界里,各种各样的人打扮得像普通人,建筑也像中世纪的复古建筑,地面铺着天然的石板路。乍一看,很多商家都在笑着喊。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繁荣的城镇。虽然不好说,但是这个翁城其实就是个诱饵,尤其是现在玛利亚之墙已经被巨人打破了。但是,从街上来来往往的人的脸上看不出任何惊慌。从这一点来看,特罗斯特区的治安做得非常好,值得繁荣和平的评价。
"这是特罗斯特区。"布劳对跟随他的人说:“跟我来。训练团的新兵在特罗斯特区的广场上。”
他们跟着布劳斯来到一个巨大的地方,除了中间一个三四米高的雕塑,什么都没有。这是特罗斯特区的广场,训练团在这里招募新兵。
“这是广场。那些是训练团的成员。你可以问问你的人民。”
布劳斯指着队列前面的集训团招募人员说。
放眼望去,此时在雕塑旁边,有几个穿着训练总队制服的士兵正在招聘人员。在他们面前,有很多人在排着长队。
但由于排队的人多,遮挡了视线,普通人等人并没有看到广场中央雕塑旁的训练兵团的人员数量。
这个时候,普通人注意到,几乎所有排队等集训队招人的都是年轻人,而且大多一看就知道是很年轻的孩子。
从这里可以看出,集训队招募的人员都是有倾向性的或者干脆是年轻人或者比某个程度小的少年,属于异世界集训队的情报,于是负责记录的二排长高建很利索地拿出一个笔记本,记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