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从继承天启遗产开始》第十四章 朕高看他们了 免费试读
朱由检总结了一下这几天的资料,一脸震惊。
真没想到孙承宗和袁可立会如此无情,远远超出预期!
王承恩现在已经让徐应元走到了尽头,而我却承担了崇祯情报官的角色。
每天向朱由检汇报这个阴谋案的进展。
“黄师父,我就不信袁老爷意志这么强,眼里连半粒沙子都揉不进去。”
王承恩觉得他需要重新认识这个70多岁的老袁满,他行动起来效率很高。
这样一个一心为民、为国、为王的人才,却只能在总政治部任职,未免有些大材小用。
朱由检这段时间过得挺舒服的。清除了宫中的毒蛇,我终于有了自保的力量。
如果不根除宫中的毒蛇,朱由检永远不会涉险,把自己置身于敌人内部。
很难成为崇祯皇帝。如果不沉迷于皇帝,岂不是白来大明了?
此时的崇祯还有心情在清宫练字。虽然他看不上前任的第二个属性,但是有一点是他比不上前任的。
比如毛笔书法,有了前辈的基础,书法进步很快,写出来的字也达到了很棒的水平。
至少做书法家没问题。如果你想成为后世的书法家,你必须是一个学习的大师,是书法界举足轻重的人物。
崇祯写道:“大伴,这是一个老臣应该做的决定。
如果我每件事都要努力,他们和这些部长们在干什么?"
心情好,字写得好,尤其是首都三营的问题解决了。
也许他的运气变了。他一下令整顿首都三营,就遇到了一起阴谋案,直接隐瞒了首都三营的改造交接。
京城官满为官,先是宦官横冲直撞抄家,后是三朝元老杀了一波。
三朝元老孙承宗和袁可立也纷纷效仿。如果不是看到大明的天变,这些贵族也活不到现在。
如果没有阴谋,这些贵人掌控的京师三营,可能又是一场博弈,甚至是逼宫。
想到这里,崇祯立刻放下毛笔,然后把笔筒上的笔递给王承恩,又在小太监的脸盆底洗了手。
崇祯用毛巾手帕擦了擦手,笑着说:“这一次,天助我也。所有的巧合都碰在了一起,首都三营的接管完美完成。
同时,我们清理了朝鲜的庸官和贪官。这个袁可立真的摸清了我的心思,我相当满意。"
王承恩心道:“你能不满意吗?人武文被你当傻子耍了,就浑浑噩噩的去了。”
但他说:“谁叫这些大臣老是把皇帝当少年看待呢?他们觉得青少年可以被欺负!”
“没错,我就是抓住了这一点,所以决定大胆前进,现在也可以收网了!”
王承恩小心翼翼地问:“皇上,您是要派孙大人还是袁大人去江南?”
不是他不相信孙传庭,而是孙传庭至今没有坐过军,没有上过战场。
不像孙承宗,两人都上过战场,现在都是老兵了。
相比孙传庭,两人更可信。
朱由检对王承恩的话很满意。要不是后世的他,也不敢这么玩。
他提拔了两个没有指挥经验的将军,一个是孙传庭,另一个是阎应元。
两人都是文人,从来没有统一过。
正因如此,满清的文武官员对此都默许了。
毕竟目前是贵贱之位,天帝重用文人。作为公务员,他怎么能反对呢?
说明今天的天子并没有改变高贵和卑微的观念!
既然天子有意以这种方式维护文人领袖的地位,如果他反对,如果他激怒了年幼的天子,他就会生出逆反心理,直接成为重要的武将,那就大错特错了。
“同伴,不要小看孙传庭,他绝对是一个军事奇才。
在今天的儒生中,我非常看好孙传庭、卢象升和阎应元。
虽然都是文人,但在军事上的才华更是出众。
要不是贵贱之辈耽误了他们的人生,说不定他们三个早就当上了武将。"
卢象升是不同的。他虽是秀才,却文武双全。
它的文化修养高,武功也同样不错,至少也是一个武术冠军的实力水平。
然而,在这三个人中,除了阎应元不走运之外,孙传庭和卢象升都是学者,可见他们的杰出才能。
阎应元有才华,有能力,但他不适合八股文考试!
还有一位著名的作家、小说家,那就是冯梦龙,流传后世。也是一个不擅长八股文写作的人才。
如果阎应元没有遇到大明的国难,也许很少有人知道他原来的军事造诣如此之高!
孙传庭的书生意气太强,崇祯没有,只是把他放在外面打磨心智。
在未来的战争中,阎应元、卢象升和孙传庭是他打算重点培养的指挥员。
至于孙承宗和袁可立,他们太老了,不能在国外打仗。反而可以掌管帝国兵部和总参谋部。
军机统筹,这是为两位大佬量身定做的职位。
朱由检他虽然腹黑,但还是有良心的,不会把两位老板当狗腿。
你们两个留在帝国中枢区,配合帝国军机,再合适不过了。
现在,两个最年长的人在两个首都快乐地跳跃着,尤其是老袁满沉迷于抄家。
大量的金银被用马车运到了皇宫。在叛乱提议没有明确之前,银子只能放在内仓睡觉。
按照程序,从财产中获得的一部分财富应该留在户部。
偏偏老袁满现在不信任现在的朝廷大佬,给那些贪官们一个事实,还不如留在宫里,为陛下大胆推进各种变革!
现在崇祯的库房里有7000万两银子。如果江南鲁莽的林东集团闹事,又将收获一波丰收,白银不少于4000万两。
加起来,朱由检我恐怕身价过亿!
不过有一点,朱由检从来没有想过把这些大臣没有抄的田地卖掉,全部划入皇庄,成为他大皇帝的御田。
这次是朱由检收割大量田地的好机会!
因此,袁老头做事有点操之过急,但为了增加自己的皇田数量,他只是装作不知道,默许了袁可立的做法。
有了1000万亩地,他可以在庄主系统里,再刨出10000亩农田!
可以说,相对于这些人的生活,体制内的一万亩农田才是大头,这才是关键。
一万亩农田,他能收获很多价值点,水稻,紫米,豆类。
只要换上百万精锐卫队,世界上还有谁敢和他摔跤!
更何况,如果把1000万亩土地划入黄庄,黄庄未来的粮食产量将超过1000万吨,饥荒将永远消失。
大明只要解决了粮荒,就等于解决了内乱。
至于地方军阀,慢慢管吧。他不着急!
如果一个地方军阀敢违抗或造反,他会更高兴,消灭这个军阀,大量的田地又可以收割了。
打死了地方军阀和土豪劣绅,收获了田地和财富。
尤其是江南,他恨不得这群鲁莽的东西造反,或者另立新君!
平定江南官绅,估计有五六千万亩田地。
他的目标不高,整个大明,他一定是超级农民,土地要过亿!
辽东的土地开发的话,没有4.5亿土地是黄庄的,他不应该当皇帝。
只要有十亿亩地,几百万农场守卫,世界上就真的没有对手了。
把几十万的系统护卫编入大明的军队,可以保证整个皇军的忠诚。只要他一声令下,全军都会服从命令。
至于人才,系统里有的是,只要有足够的价值点,想要多少就有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