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爷爷,我真没想当皇帝啊!》第二十章:商讨海事,此事关乎先皇! 免费试读
“海禁政策?”
看着眼前的刘永,朱展墨的心里泛起一丝惊喜。
刚到这里的时候,左布政使吴扬就和自己就这个话题有过微妙的探讨。
但当时他们两个在路上聊天,觉得都是扯淡。
而吴洋当时提到的一些事情,其实是很委婉的。
例如,这里的居民依靠大海谋生。
没有直接提到海上禁令。
没想到刘永作为合适的特使,开门见山。
毕竟大明对大海的态度一直很微妙。
第一,朝廷表面上严格执行海禁政策,禁止私人船只私自出海捕鱼和贸易。
第二,他的祖父,也就是皇帝,率先让郑和下西洋,使得下面的官员和百姓纷纷效仿。
黄爷爷对此似乎视而不见,摆出一副无所谓的态度。
不过这个规定是洪武时期的旧制度,跟始皇帝有关。连皇帝的爷爷都不敢轻易更改,所以造成大明海禁政策不明朗。
作为孙儿,朱展墨自然知道为什么。
于是,他盯着刘永看了很久,希望能从对方脸上看出点什么。
外国俘虏讨论大明政策是比较敏感的。
朱展默必须防止对方有意试探自己。
可惜,刘永一直板着脸,朱展墨也不知道他在想什么。
过了许久,刘永又问:“你们王爷在想什么?”
朱展默决定背对顾客,点点头,“大人也知道,藩王不能干预地方政务和朝廷政策。这个海禁涉及的方面太多了,我王不好开口。”
刘永点点头。
“陛下的难处,下官可以理解。”
然后,刘永主动说道:“下官认为,这种海禁政策的存在,实际上是干涉了民生。”
“我在这里呆了这么多天,想必王子已经听说了。”
“南海县的人,甚至广州府的大部分沿海地区的人,世世代代都是靠海生活的。现在外国人来中国做生意,当地人都在争利。”
“这虽然与大明国策相悖,但确实给百姓带来了丰厚的利润。”
朱展默喝了口茶,答道:“大人说得对。”
有些事情,既然对方先提了,性质就不一样了。
刘永是政府官员,不担心对方用这些话来试探自己。
因此,朱展墨承认:“海禁政策确实给当地民生带来了很多不便。”
“近年沿海海盗猖獗,百姓出海却得不到朝廷庇护。商船和渔船经常被海盗抢劫。”
“这种事,既寒心百姓,又损我大明国威。”
这些话,朱占墨是真心的。
以前的那些日子,他托人不断打听南海郡百姓出海的事。一是组建车队,二是他很想了解这里的民生。
作为一个“有经验的人”,他知道倭寇的存在一直是明朝东南沿海百姓和朝廷的心病。
作为地方藩王,朱展默自然想知道这件事。
得到一些消息后,朱占墨只能叹气。
大明!
可西域和北方,却对这些敌人视而不见!
有点尴尬。
而在他对面,刘永听了朱占墨的话后,从椅子上直起身来。
然后,跪下祭奠!
“王爷说的正是下官所想的!”
“下官是来为广东沿海百姓讨回公道的!”
朱占墨有点惊讶。
“大人,这是为什么?请你快起来。”
刘永但是他拒绝起床。他反而诚恳地说:“如今沿海海盗肆虐,百姓多次在海上被掠夺。但因为海禁政策,他们根本不敢向政府和朝廷求助。”
“因此,下官请大人写一封信,请求陛下解除这里的海禁,让百姓安居乐业!”
说完,刘永跪不起。
朱占墨坐在椅子上,一脸无奈。
这个老小子在这里等他自己!
但是朱展默真的能看出来刘永不是为了一己私利,而是为了整个广东人民。
即便如此,朱占墨也不可能答应他。
禁海政策是阿泰的祖先留下的。说白了就是大明祖传的座右铭!
当然,如果爷爷对自己偏心,如果郑和以后多次下海,他可能会被允许亲自向他提出这个要求。
但是现在,黄爷爷正在用亲征。他哪有空理会这种事!
至于爸爸,就更不用想了。
爹的确是个好皇帝,在治国的时候,处理政事有条不紊。
但他生性宽厚谨慎,绝不会放过海禁!
所以,就算刘永是真心的,朱展墨也只能无奈的说:“请大人上来,藩王不许掌政。这是大明组训!”
“大人好尴尬,我也无能为力。”
“这个…”
刘永过了一会儿抬头站了起来。
但是,朱展墨能明显察觉到,他的眼神里有一种深深的失落。
刘永回到自己的位置,低下头说:“殿下,恕我冒昧。”
朱展墨摆摆手:“没事,大人也是为百姓着想。”
刘永叹了口气。
“但这样下去,人民还会继续受苦!”
“既然王爷不便向陛下申请解禁海禁,下官也希望王爷和我一起想办法减轻侵华日军的大患!”
这下,朱占墨有点感动了。
刘永这个人,他在历史书上知道这件事。
在大明历史上,此人算得上是一代清官。
现在看来,历史记载是正确的。
为了表示对人民的同情,这位特使真的尽力了。
不然刚才我拒绝对方的时候,换了其他官员,早就识趣的不提这事了。
见朱湛墨久久没有说话,又刘永了手。
“王爷,下官知道得罪,但是我总觉得百姓出海会受到倭寇的骚扰。这海不仅沉了我大明人的尸骨!”
“下官的心真是过意不去!”
说着,刘永嘴唇开始颤抖。
朱占墨嘴角微微抽动。
如果我今天说不出个所以然,布政司也不会在他面前哭。
轻轻敲了敲桌面,朱占墨看着眼前的刘永表情,很严肃的说了句:“大人不用担心,关于侵华日军袭扰百姓的事情不会再发生了!。".....
........
....................................................................................................